二维码 回到顶部
长治附近生产高延性混凝土的厂家有哪些?高路新材料建筑加固抗震改造施工专用
发稿时间:2025-09-09 阅读:1

高延性混凝土(High Ductility Concrete,简称 HDC),学术全称为 “高延性纤维增强水泥基复合材料”(High Ductility Fiber-Reinforced Cementitious Composites,简称 HDFRCC),是一种以水泥、石英砂为基体,掺入特种纤维(如聚乙烯醇 PVA 纤维)及功能性助剂制成的新型复合材料。高路(河南)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始终致力于高延性混凝土的研发与生产,在石化、铁路、公路、机场、码头、核电、风电、水利水电等行业中合作案例丰富并享有好评。其核心优势是突破传统混凝土 “脆性断裂” 的缺陷,实现 “裂而不坏、多缝开展” 的高延性特征,广泛用于建筑抗震加固、结构修复及裂缝控制领域。

一、核心组成:“基体 + 纤维 + 助剂” 的协同设计

高延性混凝土的性能源于各组分的精准配比,纤维与基体的界面作用是决定其延性的关键,典型配方及各组分功能如下:

组分类型

具体成分

作用说明

胶凝基体

硅酸盐水泥、硅灰、超细粉煤灰、石英砂

- 水泥提供基础强度;
- 硅灰、超细粉煤灰填充水泥颗粒间隙,降低孔隙率,提升基体密实度;
- 石英砂(粒径≤0.6mm)作为细骨料,避免粗骨料界面薄弱区,增强基体均匀性。

增强纤维

聚乙烯醇(PVA)纤维(主流)、聚丙烯(PP)纤维

- PVA 纤维:与水泥基体相容性好,界面粘结强度高,能有效 “桥接” 裂缝(阻止裂缝扩大),是实现 “应变硬化” 和高延性的核心;
- 纤维长度通常为 6-12mm,直径 20-40μm,掺量约 1.5%-2%(体积分数)。

功能性助剂

高效减水剂、缓凝剂、消泡剂

- 高效减水剂:降低水胶比(通常≤0.35),提升流动性(便于施工),同时保证强度;
- 缓凝剂:调节凝结时间,避免因水化放热过快导致表面开裂;
- 消泡剂:减少搅拌过程中产生的气泡,提升基体密实度。

二、核心性能:“延性突出,多维度优势显著”

高延性混凝土的最大特点是 **“高延性 + 高抗裂性”**,同时兼顾强度、耐久性与施工性,具体性能指标及优势如下:

1. 极致延性:“拉伸应变超普通混凝土 50-100 倍”

极限拉伸应变:标准养护下可达 2%-5%(普通混凝土仅 0.01%-0.02%),是普通混凝土的200-500 倍;

应变硬化效应:受拉时不会像普通混凝土那样 “一裂就断”,而是先形成细密裂缝(宽度≤100μm,肉眼难见),继续承载至极限才破坏,表现出类似钢材的 “塑性变形能力”;

抗折延性:抗折试验中,断裂后仍能保持一定承载力,抗折韧性是普通混凝土的10-30 倍,可有效吸收地震、冲击等动荷载能量。

2. 高抗裂性:“多缝开展,裂而不坏”

因纤维的 “桥接作用”,高延性混凝土在受拉、受弯、温度变化或收缩时,会形成大量细密微裂缝(而非少数宽裂缝),裂缝宽度控制在 0.1mm 以下,能有效阻止水分、氯离子等有害物质侵入;

早期抗裂性能优异:水化热引起的收缩裂缝、干燥收缩裂缝发生率降低 90% 以上,无需额外设置抗裂钢筋或后浇带(部分场景)。

3. 适中强度:“兼顾承载与延性”

抗压强度:标准养护 28 天可达 30-60MPa(与 C30-C60 普通混凝土相当),满足多数建筑结构的承载力要求;

抗拉强度:可达 3-6MPa(普通混凝土仅 2-4MPa),且受拉时强度随应变增长而提升(应变硬化特性),避免 “脆性破坏” 风险。

4. 优异耐久性:“自愈合 + 抗侵蚀,寿命更长”

自愈合能力:细密裂缝在潮湿环境下,水泥水化产物(如碳酸钙)会逐渐填充裂缝,28 天内裂缝自愈合率可达 80% 以上,恢复部分力学性能;

抗渗性:透水系数≤10⁻¹² m/s(普通混凝土约 10⁻⁸ m/s),抗氯离子渗透能力是普通混凝土的5-10 倍,适用于潮湿、沿海等腐蚀环境;

抗冻性:经 300 次冻融循环(-18℃冻结→20℃融化)后,强度损失≤15%(普通混凝土 50 次循环后即失效),适配严寒地区。

5. 良好施工性:“易涂抹,适配复杂场景”

流动性好:扩展度通常≥500mm,可采用人工涂抹、喷射或泵送施工,无需振捣;

与基材相容性强:与旧混凝土、砖砌体的粘结强度≥2.5MPa(普通修补砂浆约 1.5MPa),加固时无需凿除原结构过多基材,施工便捷。

三、适用范围:“哪里需要抗裂、抗震,哪里就用它”

高延性混凝土的性能特点使其在抗震加固、裂缝控制、结构修复等场景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优势,典型应用如下:

应用领域

具体应用场景

应用优势

建筑抗震加固

1. 老旧民房、学校、医院等砌体结构(砖墙、砌块墙)的面层加固;
2. 混凝土框架结构的梁、柱、节点加固;
3. 装配式建筑的接缝处抗裂加固。

- 高延性吸收地震能量,提升结构抗震等级(如砌体墙加固后抗震性能提升 1-2 级);
- 厚度薄(通常 20-50mm),不显著增加结构自重,不影响建筑使用空间。

结构裂缝修复

1. 混凝土楼板、墙体的收缩裂缝、温度裂缝修补;
2. 桥梁面板、隧道衬砌的裂缝治理;
3. 工业厂房受振动荷载产生的疲劳裂缝修复。

- 修复后形成 “裂而不坏” 的保护层,避免裂缝再次扩展;
- 自愈合能力可长期保障修复效果,减少后期维护。

特种结构防护

1. 地铁、管廊等地下结构的抗裂防渗层;
2. 粮仓、筒仓等薄壁结构的抗裂加固;
3. 历史建筑(砖石结构)的保护性修复。

- 薄壁施工不影响结构尺寸,抗裂性避免渗漏;
- 与传统材料相容性好,不破坏历史建筑原貌。

新建结构优化

1. 清水混凝土建筑的表面抗裂层(避免后期装饰);
2. 大跨度楼板、屋面的抗裂配筋替代(可减少 30%-50% 抗裂钢筋用量);
3. 低温环境施工的混凝土结构(早期抗裂性好,避免冻害)。

- 降低配筋量,节约成本;
- 简化施工流程,缩短工期。

四、施工要点:“控制细节,保障延性性能”

高延性混凝土的延性的性能对施工过程敏感,纤维分散不均、养护不足等问题会大幅降低其性能,核心施工步骤及要求如下:

1. 基材预处理:“清洁 + 平整,保障粘结”

表面清理:加固 / 修复的基材(混凝土、砖墙)表面需无油污、浮灰、松动骨料,用高压水枪或钢丝刷清理干净;若有油污,需用中性清洁剂擦拭后晾干;

表面处理:

混凝土基材:表面过于光滑时,需用角磨机打磨(露出粗骨料),或涂刷界面剂(如环氧界面剂),提升粘结强度;

砌体基材:需填补砖缝中的空洞、松动砂浆,保证表面平整(误差≤5mm);

湿润基材:施工前 24 小时浇水湿润基材,施工前擦干表面明水(避免水分稀释浆料,影响强度)。

2. 材料配制:“精准配比 + 均匀搅拌”

配比控制:高延性混凝土多为 “预拌粉料 + 纤维 + 水” 的三组分形式(厂家提供预拌料,含水泥、硅灰、骨料、助剂),现场需严格按厂家规定比例加水(通常水料比 0.28-0.32),不可随意调整;

搅拌顺序:

先将预拌粉料倒入搅拌机,加入规定量的水,低速搅拌(300-500 转 / 分)2-3 分钟,形成均匀浆料;

缓慢加入纤维(避免一次性倒入导致结团),高速搅拌(800-1000 转 / 分)3-5 分钟,直至纤维完全分散(可观察浆料无明显纤维结团);

适用期控制:搅拌完成后需在 30-60 分钟内用完(常温下),过期浆料不可再加水搅拌使用(会降低强度和延性)。

3. 施工操作:“薄层施工,避免缺陷”

涂抹 / 喷射施工:

加固面层:厚度≤50mm 时可一次性涂抹,厚度>50mm 时需分层施工(每层厚度 20-30mm,待下层初凝后再涂上层,间隔≥4 小时);

裂缝修补:宽度<0.5mm 的裂缝,可直接涂抹浆料(厚度 3-5mm);宽度>0.5mm 的裂缝,需先凿 V 型槽(深度 5-10mm,宽度 10-15mm),再填充浆料;

表面收光:涂抹后用抹刀收光,避免表面出现蜂窝、麻面;若需与原结构齐平,需用靠尺找平;

避免振捣:高延性混凝土流动性好,无需振捣(振捣会导致纤维上浮,分布不均)。

4. 养护:“充分保湿,促进水化”

早期养护:施工完成后 1-2 小时内,表面覆盖土工布或塑料膜(避免水分快速蒸发导致开裂);若环境温度>30℃或风速>5m/s,需立即喷雾保湿;

标准养护:

常温养护(20-25℃):覆盖保湿 7 天以上,每天喷雾 2-3 次(保持土工布湿润);

低温养护(5-10℃):延长养护时间至 10-14 天,必要时覆盖保温棉(避免温度低于 5℃,影响水化);

高温养护(>35℃):增加喷雾次数,或采用浸水养护(避免表面开裂);

后期保护:养护期间禁止踩踏、撞击施工面,养护完成后 14 天内避免承受荷载。

五、与普通混凝土、UHPC 的核心区别

为更清晰理解高延性混凝土的定位,可通过下表对比其与普通混凝土、UHPC(超高性能混凝土)的核心差异:

性能维度

高延性混凝土(HDC)

普通混凝土

UHPC(超高性能混凝土)

极限拉伸应变

2%-5%(高延性,应变硬化)

0.01%-0.02%(脆性断裂)

0.5%-1.5%(较高延性,应变硬化)

抗压强度

30-60MPa(适中)

20-50MPa(常规)

≥150MPa(超高)

抗裂性

优异(多缝开展,裂缝≤0.1mm)

差(易形成宽裂缝)

优良(裂缝≤0.05mm)

自愈合能力

强(裂缝自愈合率≥80%)

弱(仅微裂缝可部分愈合)

较强(密实度高,愈合速度慢)

施工厚度

薄(20-50mm,可做面层)

厚(通常≥100mm,需配筋)

较薄(50-100mm,构件级应用)

核心应用

抗震加固、裂缝修复、抗裂面层

常规结构(基础、墙体、楼板)

高强度构件(桥梁、特种结构)

成本

中等(约为普通混凝土的 3-5 倍)

高(约为普通混凝土的 8-15 倍)

六、注意事项

安全防护:施工时需佩戴手套(避免浆料刺激皮肤)、口罩(防止纤维吸入),若浆料入眼,需立即用大量清水冲洗并就医;

材料储存:预拌粉料需密封存放在阴凉干燥处(保质期通常 6 个月),纤维需防潮(避免受潮结团);

避免混用:不同厂家的高延性混凝土组分不可混用(配方差异会导致性能失效);

质量检测:施工完成后,可抽样制作试块(40mm×40mm×160mm),检测 28 天抗折强度、拉伸应变(需符合《高延性混凝土应用技术规程》JGJ/T 485)。

综上,高延性混凝土通过 “纤维增强 + 基体优化”,实现了传统混凝土 “脆” 到 “韧” 的突破,尤其在抗震加固、裂缝控制领域具有显著优势,是未来建筑结构 “安全化、轻量化、长寿化” 发展的重要材料之一。

高路(河南)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销售覆盖全国各地,山西、吉林、黑龙江、陕西、河北、辽宁、甘肃、青海、山东、福建、浙江、河南、湖北、湖南、江西、江苏、安徽、广东、海南、四川、贵州、云南、内蒙古、新疆、广西、西藏、北京、上海、重庆、天津等省市自治区皆可发货。可咨询:庞15838328976。